王财贵教授晋见马英九先生, 提出四大建言
王财贵教授投身教育界45年,非常关切台湾教育问题,同时建构一套简易可行且深远有效的读经教育。他以一介书生,藉由日前在总统府晋见马英九先生的机会,大胆提出多项建言,提供马政府作为教育政策之参考,并当场许下承诺,愿随时接受马先生召见垂询。以下为 王财贵教授发言全文。
敬爱的马先生:
今天我陪着「第九届全国经典总会考」的绩优考生,和他们的家长,以及多年来推广读经有功的各界代表,一齐来台湾府晋见您。回想三年前,我曾在台北市政府见过马市长,现在马市长变成马先生了,我倍觉荣幸。
这十多年来,我曾经陪读经的孩子进台湾府三次,不过这一次,孩子们特别兴奋,因为大家都知道,马先生小时候背过四书、古文、唐诗、还有至少一百篇英文的名人演说,您也是读经长大的。这些读经的孩子都希望长大后也能像您一样,做一个有德有才有守有为的人,当然,最好能像您一样当上台湾的领导人,那时,他们也一定会在台湾府接见读经的孩子。
您一定知道,我们所推广的读经教育,不是复古,不是封建,也不是一厢情愿的死背书。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,有理论、有实证的全面发展人性的教育。所以,接受读经教育的孩子,不只读中文,也读外文,目的是要培养兼通中西文化的国际性人才。经过一年半载的读经教育,不只语文能力明显进步,也因为语文能力的提升,而带动了其它所有的学习,所以读经的孩子的学校功课,就不必家长老师操心,而可以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。又,读经孩子所读的书,都是圣贤的智慧,和文学的精华,所以,读经的孩子,不只功课好,从小所种下的文化种子,将随着他生命的成长而起熏陶的作用,愈长大,愈明显。当前世界急需有学问又有教养的人才。──不只是为了世界的需要,一个人本来就应如此成长,所以我们从小给孩子中西兼备品学兼优的教育。
大家都知道,当前的体制教育,问题层出不穷,导致社会人心败坏,百姓忧心,政府明知教改失败,却一筹莫展。教育问题,成为国家施政的一大困扰。其实,我们的教育是在根本上出了问题,在枝枝节节上改造是无效的。根本的问题,归根究底,只是「不合人性,缺乏文化内涵」两句话。所以,要解决教育问题并不因难,只要「回归人性,注重文化教养」两件事。所有读经的家长和老师,因为长期实地的操作与体会,都相信──如果能全民全面的实施儿童读经教育,可以一举从根源上有效地解决当前学校的一切教育问题,渐渐提升社会的文化质量。马先生,您愿意相信吗?
这一百年来,我国的教育理论,大体从西方引进,国内的教育学者,受的都是西方的思想,如果不放开心胸,是很难相信的。但作为一个全民的领导者,是否可以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,不论中西,不论古今,依照人性来考虑这件攸关国家前途的大事,至少听听全国数以百万计的读经家长和老师的心声。他们的所作所感,是真实的,他们的要求是诚恳而单纯的。
王财贵教授与马英九先生亲切交谈
今天,我用这个难得的机会,为天下的家长和孩子请命,斗胆提出几点建言,希望马先生作为教育政策的参考:
1请加强早教育的研究和倡导:
现代愈来愈多的报告显示,人生受教育的时机是愈早愈好,尤其对胎儿教育、婴儿教育的研究,渐渐成为先进国家的潮流。有人说:「那一个国家率先实施早期教育,那一个国家将来就要领导世界」。因为人生有某些基础性的能力的学习关键期很早,这些基础能力,是一生发展的重要依据,也可以说,把早期教育做好了,就等于保障了一辈子的能力。但台湾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,将六岁以前的教育都叫做「学前教育」,交给家庭,而家长因为没有早教育的观念,六岁之前等于自生自灭,白白浪费了教育的大好时机。等到六岁进小学,就已经晚了,而且错过时机,终身难以弥补。希望政府能加强对早教育的研究,并普及倡导,可以解决教育的一大半问题。
2请由国家的教育机构在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实施读经教育:
我们从民国八十三年开始在社会上推广读经教育,已经满十五年了,因为它的易行性和高效性,口碑相传,台湾已经随时保持有一百万儿童或多或少接受读经教育。大陆有五千万以上的孩子正在读经,全世界各地都有华侨的孩子在读经。但私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,既难全面,也不能深入。教育是国家的大事,我们愿意把这些成果全部奉献给政府,让政府接手去做,全国全面普遍地实施。如果一时不能信任民间的实践成果,也可以由政府请学者专家选学校先做实验,再决定是否全面实施。相信这不仅可以作为台湾教育改革的契机,也可以给全世界的教育提供新的典范。
3请还给父母应有的教育权:
政府和家长的本意都是要把孩子教好,但是,如果政府不能把孩子教好,希望政府可以尊重父母的教育权,放手让父母自己选择教育的方式。有些父母不信任学校的教育效能,他宁愿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教,即所谓的「在家自学」。不过,我们的教育体制对自学的申请做了层层的限制。天下父母,谁不爱自己的孩子?现在的家长的眼光和心智也已相当成熟,政府不必对父母的能力担心太过,造成绑手绑脚的干扰。尤其在这多元化的时代,国家需要多种人才,也应开放多种管道,让民间的教育力量发挥其培养特殊人才的功能。
4请开放各级考试的资格和年龄的限制:
进高中,进 大学,进研究所,都要经过甄选或考试,是为了筛选人才。现在我国的各级考试都规定要有前一阶段的学历证件,甚至规定要到相当年龄才能报考。这个规定背后的思想是:只有学校才能给予教育,只有按制度走才能培养人才,这岂不是是相当封建而落伍的想法!因为原则上,人才可以从各种管道出来,而且既已设了甄选和考试的机制,则应该信任机制的功能,也就是:「没本事,就考不上。」但是如果有本事而考得上,何必问他的本事是不是从学校体制出来?五年前,大陆已经取消了报考高中和 大学的学历和年龄的限制,只要是他们的国民,不论三岁或八十岁,不论有没有上过学,不论有没有毕业证书,也不需有「同等学历证件」,只要交了报名费,就可以参加考试,考上了,有学校要收,就可以入学。我想,这才是国家养才之道,这也才是真正的公平。
马先生,前台湾府资政孙运璇先生,晚年常向人提起他一生的遗憾,说:他当台湾行政院长的时候,想先用十年把台湾的经济建设起来,等经济建设好了,下一步再做文化建设。但是,台湾经济一好转,他中风了,来不及做文化建设了。到了晚年,他才省悟到他的规划错了,原来文化建设是不需要费力,不需要花钱的,不需要等待的,在经济建设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做文化建设。只因为一念之差,造成他终身的悔恨,也造成国家的不幸。
马先生,文化建设是不能等的,而文化建设又是不费力不花钱的,只要有见识,有智慧,做一点观念和政策的调整,就可以了。我是学教育的,我从十五岁进师专,后来读师大、师大研究所,现在在教育大学教书,我今年六十岁,一生有四十五年都在教育界,我深知教育的重要,常反省教育的本质,看到当前教育的弊病的原由,我建构了一套简易可行,深远有效,而且有广大的实践证明的教育理论,只在一念之间,就可以让国家的教育起死回生,让孩子品学兼优,让老师教学轻松,让家长充满希望,让国民文化教养深厚,让国家人才辈出。这就是「儿童读经教育」。
儿童读经教育的落实,是经过漫长的岁月,经过许多人的辛劳付出,而有今天的风气的。十年前,「文化总会台湾省分会」在台湾省政府的领导下,开办了「全国经典总会考」,到去年,已经办了第九届了,成绩斐然,有目共睹。但也就在去年,文化总会废掉了「台湾省分会」,使这一极具意义的活动,没有了领头者。大家今天带着满怀希望,希望文化总会的马会长为我们作主,将此一活动交由教育部或文化总会来主办,使它可以继续办下去。相信身兼文化总会会长的马先生是愿意的,因为政治的任职是一时的,而文化的任职是永久的。
马先生,我们永远敬爱您,支持您,您是我们永远的马先生!
最后,我以一介书生,表示对马先生的爱戴和对台湾的忠诚,许下诺言:如果马先生想要进一步了解读经教育,我愿随时接受召见垂询。谢谢马先生。